中药的特征如下:
(1)中药的基本特征:单凭药物本身,是不能明确区别中药和西药的。即便是同一药物,临床应用的理论决定其使用方法,范围,规律。中医、西医各有不同。或者说,或者说临床使用所遵循的理论决定其是否为中药。因此不论药物的种类,来源、凡是按照中医理论用于防病治病的就是中药,中医药理论赋予中药基本特征。
(2)炮制是中药的特征之一:炮制是中药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也就是说,没有炮制中药材就变不成中药饮片。可见,炮制是中药区别与西药的又一个特征。
(3)讲究“道地性”:经过多年的研究, 人们早已认识到中药的药效不是来源于单一的活性成分,而是来源于中药中多组分的协同作用。任何单一的化学成分都难于表示中药的真伪及优劣。在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大,自然地理状况、生态环境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别很大,因而使得天然中药材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且产地与其产量、质量有密切关系。因此中药讲究产地,也就是说“道地性”是中药特有的性质之一。古代医药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知道即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药材的产量及其质量优劣也不一样,并逐渐形成 了"道地药材"的概念。
(4)中药的应用与治疗学的特点:中药复方(或称中药方剂)是中药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中药的应用上特点;中药治疗学上的特点是缓效、持续和调节性作用。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防治疾病的药物,复方是按中医理论和组方规则制成的方剂,是中药用药的主要形式,与在西医防治疾病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西药和西药复方处方有着不同的药学和治疗学原理。中药复方的“方理”,是阐释方剂的关键,它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而对药物的合理选择和取舍,体现了性味归经、君臣佐使等配伍原则。中医学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强调脏腑、气血、阴阳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动态变化。中药复方在配伍上的灵活变化会引起药物成分的变化,从而影响临床疗效,这也说明复方研究不能脱离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从相对简单的单味中药到由二味药组成的最简单的复方,不仅是药物的叠加,而且出现了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由多味中药组成的较大的中药复方,构成了一个充满了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复方之“复”,既说明药味数量增多,也表明药物间的配伍关系更为复杂。人体本身也存在着一个由诸生理、病理因子构成的复杂的对外开放的系统。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如果说自然界乃至宇宙是一个巨系统,那么由植、动物药为主组成的复方,与人体有机体之间,不可能真正割裂开来,这也使中药复方对阴阳失调的有机体进行调整成为可能。由于中药复方中的化学成分数量多而含量低,在治疗学上的特点是缓效、持续和调节性作用。
(5)中药药理学的特点:众所周知,由于受中药(复方)配伍的多样性、煎制中化学反应的不确定性和受胃肠吸收入血随机性的影响,使中药复方有效成分构成复杂,对药理学研究显得异常困难。但是中药作用机制和途径表现为多向性、多层面、多靶点的药理学特点,即霰弹理论,已被大家所公认。